3名中國留學生參加了在柏林舉行的德國國慶日(10月3日)的慶祝活動。(法國《歐洲時報》德國版取自德新社)
  中新網11月15日電 據法國《歐洲時報》德國版報道,漫漫留學路的盡頭,莘莘學子又面臨新的難題。在異國他鄉繼續奮鬥,抑或返華再謀發展?
  留德 工作生活環境好
  吳可(化名)說她希望留在德國,最重要的原因是喜愛這裡的社會氛圍。吳可目前正攻讀海德堡大學東亞藝術史碩士專業,預計還有半年畢業。她從過往的經歷中,得出了上面的結論。“畢業後,留在德國肯定是我的首選。這裡非常自由,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,不會因為身份、職位的高低來評判一個人。社會對個人的努力也會比較肯定。”
  如今在德國一家私企兼職的她,很喜歡公司里的氛圍。第一次嘗試在德國尋找工作,她毫無經驗。“面試的時候,初次見面的老闆就很隨和,能看出我的緊張和無措。面試的最後,老闆還提醒我應該關心一下薪酬和假期。”吳可和德國同事之間的相處也很和諧,工作上他們會給予指導、鼓勵和贊許,私底下他們又成為熱情的朋友,這讓孤身在德的吳可不時感受著溫暖。
  半年前吳可因為身體不適入院,得知需要動手術摘除體內腫瘤的消息,恐懼立刻寫在了自己臉上。儘管學過德語,大量的醫學專業詞彙對她來說依舊是巨大的困難。“我當時很害怕,醫生就很有耐心地給我解釋病因,告訴我腫瘤是良性的,手術也很小,手術後大可不用擔心。”吳可告訴記者,儘管是個小手術,當時醫院五六名護士負責照顧她,還一直微笑著告訴自己不用擔心。
  德國優越的醫療資源讓吳可更加堅定留在德國的決心。
  讀博 學歷提高就業層次
  從2011年9月踏上德國的土地,如今兩年有餘。小孫的求學路走得頗為順利,就在今年8月初,她拿到法學碩士學位。對於所有海外留學生都必然會面臨的“去留”問題,她結合自己專業的情況,選擇一條更為順理成章的路——攻讀博士。
  “其實讀博的想法很早就有,但是一直不堅定。”去年小孫還沒有下定決心。她為此詢問過同專業的師兄師姐,有的人已經返華。檢察院、法院的公務員,律師,公司法律顧問等崗位與自身專業對口,加上自己有英語專業的基礎,擔任公司法律事務方面的翻譯也可以是一個選擇。
  “中國對於德國的法學博士還是很認可的。”如果具備德國法學博士學位,回到中國就業的層次也會更高一些,無論在企業、律師事務所還是高等院校。碩士畢業前後留意過中國招聘市場的小孫,也知道海外的工作經歷會讓海歸更添成色。她坦言,自己在大方向上會聽取家人的意見,“爸媽非常支持我,特別是我爸,他非常希望我讀博。”自認為學習能力還算不錯的小孫,漸漸開始明晰前方的道路。
  找工作 應聘壓力與動力並存
  “在這個階段,難免有些迷茫,也會有些壓力。”付瀟(化名)在接受採訪時這樣描述自己當下的狀態。2004年10月付瀟以本科交換生的身份來到德國,2008年機械本科專業畢業,2012年獲得機械碩士專業學位。約三個月前,他開始找工作,但是很遺憾“收穫不多”。
  平時關註新聞的付瀟表示,其實今年德國的就業市場挺好,經常看到網上的招聘信息。“以前自己對找工作並不上心,身邊沒有人督促自己,自己就比較懶,後來才開始有所行動,慢慢地才知道該怎麼做。”剛開始的大部分簡歷都石沉大海,其餘的回音也都是拒絕辭,兩個月的時間仿佛過得很緩慢,內心十分煎熬。直到最近找工作的事情才有了些起色,付瀟開始收到公司的積極反饋,“最近收到了3個面試邀請,也有過1次電話面試。”
  當被問及為何選擇面對壓力留在德國找工作,而不返華尋求一條更輕鬆、有家人陪伴的道路時,付瀟回答“坦白說,自己在德國留學這麼多年,兩手空空回到中國,心裡還是會有一些不甘心。另外現在海外留學生越來越多,很多沒有工作經驗的留學生回國之後,並不具備足夠的競爭力,中國就業市場對留學生的認可度也逐漸下降。留在這邊工作,主要還是希望能讓自己通過經驗的積累變得更加具備競爭力,以後回國發展也有更多的資本。”
  對於自己未來的長期規劃,付瀟坦言這方面自己還處於迷茫的階段,沒有明確的目標。而儘快找到一份工作,是他當前最大的期望。進入“備戰”狀態的他,現在會和很多不同領域的人交流,也和很多同在應聘的人一起分享信息,溝通面試感受。
  專家建議 德企重視獨立工作能力
  進入德企工作一直是很多在德留學生畢業後夢寐以求的就業選擇。不錯的薪資福利,工作能力的歷練機會,成熟企業文化的熏陶,較高的社會認可等等。而中國學生如何讓自己具備足夠的競爭力?記者就此採訪Mussenbrock&Wang GmbH的創始人之一,迪爾克·穆森布洛克(Dirk Mussenbrock)。
  作為Sinojobs中歐企業招聘會主辦方,Mussenbrock&Wang GmbH與很多中國應聘者有過接觸和交流。穆森布洛克表示,無論是實習生還是正式雇員,公司與中國員工一直有不錯的合作經歷。隨著跨國業務的開展,德資企業也渴求建立一支多文化背景的高素質團隊。
  關於德企最期待中國員工具備什麼特質的問題,穆森布洛克說:“首先,我們需要中國員工擁有獨立管理項目工作的能力。從習慣上講,可能中國員工會傾向於中企的Top-Down工作模式,即上司安排工作,告訴員工需要完成的任務是什麼,任務完成後向上司彙報。但是作為德企,我們更傾向於嘗試培養和發揮員工的自主工作能力,經理不會給員工作過多的佈置,員工需要自己決定做什麼以及怎麼做。”
  其次,多文化背景下的創造力是德國企業關註的重點。穆森布洛克說道:“無論是在一個項目內抑或在日常工作中,我們都希望中國員工能帶來新的想法,比如關於公司的新產品或新服務項目。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思維模式下,創造力也是我們組建國際性團隊的重要意義所在。”
  再者,團隊協作能力也是構建理想團隊的要素。“在德企工作,中國員工不單單面對機器、電腦,還需要接觸德國同事。我們希望來自不同國家的員工能夠互相理解,並且瞭解對方的優勢和弱勢,以便提供必要的幫助。舉個簡單的例子,在撰寫德語文書時,中國員工必然會遇到問題,即便他的德語能力已經很強,這時候他就需要團隊的支持。”
  作為專註於中德人力資源解決方案的資深人士,穆森布洛克給中國留德學生提出三點建議:
  第一,無論學生來自中國還是其他國家,在外國學習期間,不能局限於生活在本國人組成的人際圈子裡。和德國朋友去運動,和他們聊天,都是很好的認識社會的方式。
  第二,有志於進入德企工作的學生,需要積累實習經驗,他們應該選擇德國公司而不是中國公司,應該走一條更艱難的道路而不是貪圖輕鬆選擇坦途。一條更艱難的路必然讓實習者學到更多的東西。
  第三,中國留學生需要善於利用身邊的資源。很多德國高校會設置服務機構,為找工作的學生提供指導。中國留學生可以去這些機構咨詢,讓他們提供意見,以便自己寫一份更好的德語簡歷和申請信。這樣的機會,在很多招聘展會上也能得到。(張喬楠)  (原標題:留下還是回國?留德中國學生畢業後去留難抉擇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n45lnprc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